新聞詳情
什么是降壓調節閥?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降壓調節閥(reducing valve)是采用操控閥體內的啟閉件的開度來調理介質的流量,將介質的壓力降低,一起借助閥后壓力的效果調理啟閉件的開度,使閥后壓力保持在必定范圍內,在進口壓力不斷改動的情況下,保持出口壓力在設定的范圍內,保護這以后的日子出產用具。
氣體降壓調節閥是氣動調理閥的一個必備配件,首要效果是將氣源的壓力減壓并安穩到一個定值,以便于調理閥可以獲得安穩的氣源動力用于調理操控。
按結構方式降壓調節閥可分為膜片式、繃簧薄膜式、活塞式、杠桿式和波紋管式;按閥座數目可人為單座式和雙座式;按閥瓣的位置不同可分為正效果式和反效果式。
一、減壓閥的工作原理 壓力為P1的壓縮空氣,由左端輸入經閥口10節省后,壓力降為P2輸出。P2的巨細可由調壓繃簧2、3進行調理。順時針旋轉旋鈕1,壓縮繃簧2、3及膜片5使閥芯8下移,增大閥口10的開度使P2增大。若反時針旋轉旋鈕1,閥口10的開度減小,P2隨之減小。 若P1瞬時升高,P2將隨之升高,使膜片氣室6內壓力升高,在膜片5上產生的推力相應增大,此推力破壞了本來力的平衡,使膜片5向上移動,有少部分氣流經溢流孔12、排氣孔11排出。在膜片上移的一起,因復位繃簧9的效果,使閥芯8也向上移動,關小進氣閥口10,節省效果加大,使輸出壓力下降,直至到達新的平衡為止,輸出壓力根本又回到本來值。若輸入壓力瞬時下降,輸出壓力也下降、膜片5下移,閥芯8隨之下移,進氣閥口10開大,節省效果減小,使輸出壓力也根本回到本來值。 逆時針旋轉旋鈕1。使調理繃簧2、3放松,氣體效果在膜片5上的推力大于調壓繃簧的效果力,膜片向上曲,靠復位繃簧的效果關閉進氣閥口10。再旋轉旋鈕1,進氣閥芯8的頂端與溢流閥座4將脫開,膜片氣室6中的壓縮空氣便經溢流孔12、排氣孔11排出,使閥處于無輸出狀況。
總之,溢流減壓閥是靠進氣口的節省效果減壓,靠膜片上力的平衡效果和溢流孔的溢流效果穩壓;調理繃簧即可使輸出壓力在必定范圍內改動。為避免以上溢流式減壓閥徘出少數氣體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可采用不帶溢流閥的減壓閥(即普通減壓閥)。 先導式減壓閥內部先導式減壓閥當減壓閥的輸出壓力較高或通徑較大時,用調壓繃簧直接調壓,則繃簧剛度必然過大,流量改動時,輸出壓力波動較大,閥的結構尺度也將增大。為了戰勝這些缺陷,可采用先導式減壓閥。先導式減壓閥的工作原理與直動式的根本相同。先導式減壓閥所用的調壓氣體,是由小型的直動式減壓閥供給的。若把小型直動式減壓閥裝在閥體內部,則稱為內部先導式減壓閥;若將小型直動式減壓閥裝在主閥體外部,則稱為外部先導式減壓閥。 內部先導式減壓閥的結構圖,與直動式減壓閥比較,該閥增加了由噴嘴4、擋板3、固定節省孔9及氣室B所組成的噴嘴擋板擴大環節。當噴嘴與擋板之間的間隔產生微小改動時,就會使B室中的壓力產生根明顯的改動,然后引起膜片10有較大的位移,去操控閥芯6的上下移動,使進氣閥口8開大或關小、提高了對閥芯操控的靈敏度,即提高了穩壓精度。外部先導式減壓閥的主閥,其工作原理與直動式相同。在主閥體外部還有一個小型直動式減壓閥(圖中末示出),由它來操控主閥。此類閥適于通徑在20mm以上,遠間隔(30m以內)、高處、危險處、調壓困難的場合。
上一條: 固定螺紋熱電阻的概述及應用
下一條: 下面介紹電接點壓力表的使用方法

